当你得到过别人爱的温暖
而生活让你懂得了把这温暖亮成火把
从而去照亮另外的人的时候
不要忘了
这就是生活对你的最高奖赏
关爱生命,呵护心灵
为了让此手册去照亮更多的人
请您告诉更多人
我国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这些都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权威数据。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每年估计有100多万人死于自杀,而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是自杀死亡者的10-20倍。我国自2000年以来,每年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每2分种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者往往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自杀也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预防自杀日
世界预防自杀日定于每年九月十日,它是由世界预防自杀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举办的。今年的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终生预防自杀”。使用这个主题是要强调自杀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所以预防和干预自杀的策略要适用于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
青年人(年龄15-24岁)的自杀问题
青年人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在很多国家自杀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死亡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青年人的自杀率,尤其是青年男性的自杀率,呈持续性增加的趋势。这似乎是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变化影响了青年人的行为,包括酒精和物质滥用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在九十年代以来,青年人的自杀率普遍地开始呈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很难解释,但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青年人群中社会文化的变化,物质滥用的减少和对抑郁症治疗的加强。
大多数国家,青年男性自杀死亡比女性更多些,但女性自杀未遂比男性多。这一现象可以有很多解释,包括男性多采取致死性高的自杀方式,不愿意在情感问题方面寻求帮助,更愿意饮酒和使用成瘾物质。但是中国农村青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自杀死亡。可能原因有自杀者比较容易获得致死性的农药,难以得到有效的急救,农村青年女性面临着个人、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困难。
大多数青年自杀死亡者伴有精神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抑郁、饮酒和物质滥用的问题。他们也可能有自杀史和精神病院住院史。有反社会和违抗行为的青年人也有自杀的危险。经历过家庭内暴力、父母有精神卫生问题等不幸事件的少年自杀危险性增加,在家庭问题很多并且长期存在时更是如此。个人危机比如丧失社会关系、家庭问题、受到了惩罚或是违反了法律常常引发自杀行为。
青年人更容易出现冲动性自杀,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对技能差的青年人自杀危险性更高。其它增加青少年自杀危险性的因素包括:男性和女性同性恋、在学校中存在完成作业困难、旷课、家庭期待值过高、与社会隔离并缺乏与学校或工作联系。青年人也更容易受到同伴和媒体的影响而引发自杀行为。一些青年人,通常是女性,将反复的出现自杀行为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与青年自杀行为有关的多种因素提示了预防工作可以通过几种措施来进行。一种措施是培训“守门人”,“守门人”的工作是主动联系那些有自杀危险的青年人。“守门人”可以由学校工作人员、儿童福利院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教练、家庭医生、警察和牧师来担任。接受过培训的“守门人”可以更好的识别和评价高危青年人,可以提高抑郁或其他精神卫生问题的辨别率和治疗率,也可为有问题的青年人提供有关服务途径的信息。
另一种措施是鼓励寻求帮助,尤其是鼓励青年男性寻求帮助,并且促进青年男性和女性掌握应对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情绪控制技巧。严格限制获得自杀工具的途径,如果可以做到的话,可以减少冲动性自杀的发生。
学校和大学是预防自杀的重要地点。这些措施是把学生当作自杀同伴的识别者和支持者,但是只有非常有限证据说明了这些措施有用并且有些措施的安全性存在疑问。总体上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预防自杀的最审慎的办法可能是提供并鼓励利用学校和社区范围内的资源如受过培训的老师和咨询师,提供给父母信息和培训,以及保证能够容易得到精神卫生服务。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措施是为有精神障碍特别是抑郁症的青年人提供合理的治疗和照顾。有效的治疗可以包括咨询和(或)药物治疗。考虑到需要住院治疗的自杀未遂者很多,确保妥善处理引起他们这次自杀行为的危机事件和保证出院后长期维持治疗是非常重要。 相对来讲,学校和大学里的学生自杀行为罕见。但是,如果学生有自杀行为,特别重要的是学校对自杀事件的反应应该以减少模仿自杀行为为目的,因为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可以采用已经公认的措施来减少这种模仿自杀行为的危险,并根据特殊情况和环境进行调整。 很重要的是要避免通过宣传颂扬自杀行为,要减少媒体的报道,要识别和帮助易受伤害的同伴,让他们不要形成这样的误解:自杀是可以得到关注和理解、是可以达到报复目的的。
▼普遍存在的对自杀的误解
自杀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心理、社会和经济上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每一位自杀者最起码严重影响到6名亲友。因自杀行为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损失,合计占全部疾病经济负担的2.5%。在中国,每年13.5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1500多万自杀死亡者的亲友因无法面对亲人的现实,接受过各种类型的心理帮助。 但是,我们对于自杀事件往往有不当的反应,许多是源于我们对自杀存有一些误解,例如:认为青少年人并没有重大的忧虑,应不会自杀;或自杀者一定是有精神病等。下列将列出一些常见的误解,以便我们对自杀行为有进一步的认知。
1.“自杀事件一般都是无迹可寻的"或"表明想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自杀者的亲人、朋友等一般对自杀者的自毁行为都会感到意外及诧异。其实大部分的自杀者都有明显或间接的求助讯息。例如与好友道别、将事情安排妥当。据一项调查老人自杀的报告显示,有70%的老人在自杀前曾经向身边的家人及朋友显示其自杀的意图;而有30%的老人曾多次向家人或其他人以不同方式表示其自杀的意图。其实自杀者在作最后的决定前,很大程度上会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及犹豫,若自杀者身边的人能及时察觉并加以援助,可能会减少悲剧的发生。
2."自杀未遂者并非真正想死"
事实上,部分自杀未遂者死亡愿望很强烈,只是自杀的方法不足以致死或抢救及时,这些人再次自杀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透露自杀意念时应以严肃及谨慎态度处理。
3."下决心自杀的人都是坚决想死的"
事实上许多自杀者在行动前常常是矛盾重重的,他们只是拿死亡下赌,看看有没有人来挽救他们,很少有人是在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想法的情况下自杀的。
4."情绪好转后自杀危机减少"
一些情绪极度抑郁并有自杀意念的病人,有时情绪会突然好转,可能令人误以为他们的自杀危机已减低,许多时候,病人就在众人放松防范时,突然自杀。其行为令人难以理解。其中一个解释是当一个人面对生死难以抉择时,可能会极为困扰。但当他一旦选择了自杀,像已放下心头大石,情绪反而较为平静。而且当病人死意甚为坚决时,他可能会尽量掩饰这决定。工作人员在此时应更加应该小心分辨及了解。
5."一般人永不会有自杀的念头"
很多人可能认为除了少数人外,一般人是不会有自杀的念头的。在一些外国的研究中显示,30%-50%(有部分甚至高达80%)的学生或成年人,表示曾有一次或多次自杀的念头。对于性格健康成长、家庭关系良好及有足够支持系统的人,其自杀念头稍现即逝,较少会发展成真正的自杀行为。相反,对于性格成长及精神状况已存有问题者而言,在缺乏支持及关怀下,其自杀意念则极有机会转为具体的自杀行动。
6."一件小事也足以令人寻死?"
我们在新闻报章上经常看到一些人的自杀行为是因为轻微争执或挫败事件引致,例如曾报道一女生因被老师及同学怀疑她偷东西而寻死。其实自杀行为并不能以单一件事去理解,因为自杀者长期面对的压力或被其它所困扰的问题经常被忽略。该次引发自杀行为的事件其实是一条导火线。若自杀者的根本问题未被察觉以致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另一次简单的小事亦可能再次引发自杀的行为。
7."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干预"
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障碍,至少其心理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在处理自杀者躯体问题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
8."自杀者都有精神病"
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
9."不能与有自杀可能性的人谈自杀,否则会促发他死亡"
事实上跟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他的自杀企图,对其自杀的危险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使他体会到关爱、同情、支持和理解,因而不会促发他自杀。当然,谈话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涉及有关自杀的方法、手段时要谨慎。
▼我们怎么做
◇如何甄别自杀者
从当事人行为和既往史中寻找线索:
1,行为孤僻内向,不能很好处理与家 庭和朋友的关系;
2,患有精神疾病;
3,酒精中毒;
4,焦虑或惊恐;
5,人格改变,显现敏感易怒,悲观,抑郁或冷漠;
6,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发生明显改变;
7,自杀未遂初期;
8,自我仇恨,犯罪感,无价值感或羞耻感.
9,近期重大丧失:死亡,离婚,分居等.
10,有家族自杀史;
热情地倾听,尊重地对待,带着感情移情,充满信心地照顾事实:
1,多数人曾明确发出想结束自己生 命的警告.
2,多数处于矛盾之中.
3,自杀者经常给予充分的暗示.
4,很多自杀发生在平静期.那时自 杀者由绝望的思想转入破坏性的行动.
5,对的,但大多数是可以被干预的.
6,自杀的想法可以复发,但并非永久存在的;有些人可以永不复发.
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征兆:
1,以前有过自杀未遂
2,说过要自杀
3,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
4,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
5,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
6,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内容或艺术作品的主题
7,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8,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9,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
10,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
11,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丧失(如由于父母离婚失去父亲或母亲)
12,突然的性格改变、反常的中断、攻击性或闷闷不乐,或者新近从事高危险性的活动
13,学习成绩突然显著恶化或好转,慢性逃避或拖拖拉拉,或者出走
14,躯体症状,如进食障碍,失眠或睡眠过多,慢性头痛或胃痛,月经不规律,无动于衷
◇如何评估自杀危险
当怀疑自杀可能发生时,需要对当事人进行下列评估:
1,当前精神状态和关于死亡,自杀的想法;
2,当前的自杀计划—当事人准备怎样自杀,打算何时采取行动;
3,当事人的支持系统(家庭,朋友等)
最佳方法是直接询问当事人是否有自杀的想法.提及自杀并不能诱发对方的自杀念头.事实上,他们非常感谢有人能与他们开诚布公地讨论这一问题,因该问题已在他们内心挣扎良久.
如何询问向某人询问其自杀想法是十分困难的.通过下列问题可以逐步接近主题:
1,你是否感觉很悲伤吗
2,你是否觉得没有人关心你吗
3,你是否觉得活着毫无价值吗
4,你有无自杀的打算
什么时间问:
1,当事人感觉你能理解他时;
2,当事人提及他的情感并无不适时.
3,当事人正在倾诉的孤独,无助等负面情感时。
◇问什么
1,了解此人是否有明确的自杀计划:你是否已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你是否已想好怎样实施你的计划
2,了解此人是否已选定自杀方法:你有没有准备好药丸,枪,杀虫剂等自杀工具;你的意思是你已经准备好了,是吗;
3,了解此人是否已选定了合适的自杀时间: 你决定什么时间结束自己的生命;你准备什么时候采取行动
所有问题必须用关心,同情的语气提问。如何处理自杀者自杀危险较低当事人已产生自杀念头,常说"我不想活了","还是死了好",但是还没有制定明确的自杀计划.
◇需要采取的行动
1,提供感情支持:越公开地和当事人谈论丧失,隔绝感,无价值感,他的情绪紊乱 表现越轻.当情绪紊乱平息后,当事人可能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至关重要,他可能改变主意,从求死转为求生.通过恳谈,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而强化自身的积极力量,放弃自杀的念头.
2,将当事人转介给精神科专家和医生,与当事人保持经常的联系。
◇不应该做的事
1,对事态严重性认识到不足;
2,表现震惊,困窘,惊恐;
3,空洞的说教;
4,刺激当事人加速实行自杀;
5,认为当事人的难题微不足道;
6,给予虚假的承诺;
7,发誓保守秘密;
8,离开当事人使其独处;
◇帮助有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者的要点
1,事先应知道他们可能会拒绝你要提供的帮助。有心理危机的人有时因难以承认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问题而加以否认。不要认为他们的拒绝是针对你本人。
2,向他们表达你的关心。询问他们目前面临的困难以及困难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鼓励他们向你或其他值得信任的人谈心。
3,多倾听,少说话。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担忧。不要给出劝告,也不要感到有责任找出一些解决办法。
4,要有耐心。不要因他们不能很容易与你交谈就轻言放弃。允许谈话中出现沉默,有时重要的信息在沉默之后出现。
5,不要担心他们会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情感爆发或哭泣会利于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
保持冷静。要接纳,不做评判。也不要试图说服他们改变自己内心的感受。
6,对他们说实话。如果他们的话或行为吓着你了,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你感到担忧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直接向他们说。不要假装没事或假装愉快。
7,询问他们是否有自杀的想法。不要害怕询问他们是否考虑自杀,这样不会使他们自杀,反而会挽救他们的生命
“你是否有过很痛苦的时候,以至令你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有时候一个人经历非常困难的事情时,他们会有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有那种感觉吗?”
“从你的谈话中我有一种疑惑,不知道你是否有自杀的想法。”
不要这样问:
“你没有自杀的想法,是吧 ?”
8,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任何自杀迹象均应认真对待,不论他们用什么方式流露。
9,不要答应对他的自杀想法给予保密
10,如有自杀的风险,要尽量取得他人的帮助以便与你共同承担帮助他的责任。
11,让他们相信别人是可以给予帮助的,并鼓励他们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你认为他们需要精神科专业的帮助,向他们提供转介信息。
12,如果他们对寻求精神科恐惧或担忧,应花时间倾听他们的担心、告诉他们大多数处于这种情况的人需要专业帮助、解释你建议他们见专业人员不是因为你对他们的事情不关心。
13,如果你认为他即刻自杀的危险很高,要立即采取措施:
-不要让他独处
-去除自杀的危险物品,或将他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陪他去精神心理卫生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14,如果自杀行为已经发生,立即将其送往就近的急诊室
15,给予希望。让他们知道面临的困境能够有所改变。
16,在结束谈话时,要鼓励他们再次与你讨论相关的问题,并且要让他们知道你愿意继续帮助他们。
◇自杀未遂者何时需住院治疗?
伴有重性精神病的症状
未遂自杀是暴力性的,致命性的,或者是有预谋的
采取了避免被解救或发现的预防措施
自杀未遂后仍有自杀计划或意图
自杀未遂后悲痛加深或后悔仍存活
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限,生活状况不稳定
有冲动行为,非常易激惹,缺乏判断力或拒绝帮助
由物质因素导致的精神异常,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给自杀幸存者的建议
1,你能够生存下去,尽管你可能不这样想,但你一定能做到。
2,你会一直纠缠于自杀发生的“原因”,直到最后你不再需要知道“原因”或你已经知道了一部分原因。
3,内心强烈的感受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所有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4,愤怒、内疚、混乱、健忘是常见的反应。你并没有发疯,只是处于悲伤之中。
5,意识到你可能会对死者、这个世界、上帝以及你自己感到愤怒。把这种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没问题。
6,你可能为你认为自己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内疚。宽恕自己,让内疚转化成遗憾。
7,有自杀的想法很正常。有想法并不代表你一定会采取行动。
8,记住自己需要时间慢慢度过这段日子。
9,找一个可以分享你心声的倾听者。如果需要倾诉就给她/他打电话。
10,不要害怕哭泣。眼泪有助于治愈创伤。
11,给自己一段时间恢复。
12,记住选择自杀不是你的决定。没有人可以为一个人的生命产生唯一决定性的影响。
13,预料到情绪会有波动。如果内心的情绪如潮水般返回,这说明你的悲伤反应可能还未过去,还有一些残留。
14,尽量拖延做出重大决定的时间。
15,允许自己寻求专业帮助。
16,意识到你的家人和朋友承受的痛苦。
17,对自己和其他还不能理解的人保持耐心。
18,给自己制定一些限制,学会说不。
19,避开那些告诉你应有什么感受或如何感觉的人。
20,知道有一些支持小组能够给你提供帮助,如亲友联盟或自杀幸存者小组等。如果当地没,可以建议专业人士开始建立一个类似的组织。
21,悲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躯体反应,如头痛、食欲不振、无法入睡等。
22,主动与他人一起说笑或对着自己笑都是恢复的好方法。
23,发泄自己内心的质疑、愤怒、内疚或其它感觉,直到完全清理干净。清理情绪并不意味着对死者的遗忘。
24,你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但你能够生存下去,并且可以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