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群,曾经中国人民的第二夫人。叶群1920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家里兄弟姐妹有10个之多。在那个年代,叶群作为一个女子,家里
叶群,曾经中国人民的第二夫人。叶群1920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家里兄弟姐妹有10个之多。在那个年代,叶群作为一个女子,家里送她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学毕业,最后还读了师大,这种现象是非常少有的。
由此可见,叶群家族里面的氛围非常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他们叶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
叶群娘家叶氏这一支,是福建的甘州叶氏。他们这一支叶氏族人,都生活在福建福州地区。他们的先祖,那就要说到隋唐时期,叶氏有一个先祖——叶灏,才识出众,能力卓绝,由皇帝唐高宗亲自任命为福州的刺史大人。
从此,叶氏就在福州地区安居乐业了。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叶氏已经发展到了几千户,将近1万多人了。
福州的叶氏族人,在很早以前就提出来,族类要男女平等了。早在其它人家里,生了女孩子就丢掉、溺死的时候,叶氏族人立了一块“禁止溺女婴,男女平等”字样的牌子出来。
叶氏族人的孩子出生,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家里都会用心地教导,到了年纪就会送到学堂学习。
1920年的时候,叶氏叶元凯跟丁氏的长女出生了。夫妻都很是高兴,起名为叶宜敬,字家敬,故又名叶家敬。在她小的时候,家族里面的长辈都叫她“依敬”,实际上就是叫的宜敬。
叶宜敬从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小女孩,性格也是活泼好动。父亲叶元凯对她是喜爱至极,当她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父亲就会将其抱在腿上,教她识字。
叶宜敬到了入学的年纪,就被送进了学堂。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小姑娘,在族学里跟孩子们相处得很好。她学习也很努力,成绩一直都很好。父亲叶元凯一直以她为骄傲,说自己闺女以后可以读大学。
叶宜敬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小学毕业顺利入了中学。她中学读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父亲叶元凯的期望,是爱女以后能够当一个人民教师,安安稳稳地教书育人。
人算不如天算,在1935年12月9日的时候。叶宜敬就读的学校里,几千个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员的带动下,发动了一次很大规模的爱国运动。这种运动,叶宜敬当然不可能不参加了。到了年底的时候,她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里面的一员。
第二年,她就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队员了。毕竟是书香世家的家族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孩子,她觉得自己还是要继续学习。于是,她去了天津师范学院读高中。在这里,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达自己是劳苦的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她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叶群。
叶群的父亲有个堂叔伯叫叶乐民,在目前他们叶氏这一族中,算是成就最大的一个。
叶乐民是清朝末年陆军学院的学生,上学期间成绩突出,毕业之后被政府安排去了日本留学。学成回国后,一直在保定的陆军学院做教官。后来,他被评为陆军中校。
有段时间,叶乐民被安排做北洋政府陆军军需总监一职。叶乐民在位时,一直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他从来不会借着职务的便利,给自己谋取利益,就算是自己的家人,也被他告诫不能干这些事。
据福建地方的老资料记载,有一年叶乐民生日。晚上宴会的时候,来了很多祝寿的商人。他们这些人中,有好几个人送的贺寿礼物都是花盆。当时,叶乐民还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有雅致的美名传出去了。
宴会结束后,家里管家安排整理礼品。家里一个下人,把花盆搬去院子里时,脚下不小心滑了一下。因为花盆里面的土有些松,面上的土全部倒向一边了,就露出了一层白灿灿的银元。管家吓了一跳,赶紧抱着花盆,跑去找叶乐民。
叶乐民扒开松土一看,好家伙,下面全是银元!他赶紧吩咐管家,去把其它的花盆搬过来,一个一个检查。无一例外,所有今天收到的花盆,都是面上一层很少的土,下面埋的全是银元。
第二天,叶乐民让管家,按照礼单,把这些花盆全部送回给了送礼的人。
从些,叶乐民不收受贿赂的名声,就在圈子里传开了。
叶群的父亲叶元凯,中学毕业以后,就报考了陆军军官学校。叶元凯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院学习。他从保定的陆军学院毕业以后,就一直跟着堂叔叶乐民在一起工作。
后来,陆军军官学院搬到了南京。叶乐民跟叶元凯,也跟着陆军军官学院一起,搬到了南京。之后,叶群的父亲叶元凯就一直生活在南京。
新中国成立以后,叶元凯还被聘请去为江苏省文史馆,研究文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叶群的大弟叶家祥,从小就跟姐姐叶群关系很亲厚。读书的成绩也挺好的,作为叶家的长子。父亲对他的教育培养很看重,但也不会过分地约束。
上面有叔公叶乐民,再有父亲叶元凯,都是从事的跟军人有关的工作。小小年纪的他,也有一颗从军的梦。父亲的要求是,不管你后面要做什么,学业必须要完成。
所以,到叶家祥毕业后,直接去了延安,父亲也是很支持的。
叶家祥到延安后,先是在延安大学里面,工作了一段时间。此时,叶群也在这里。姐姐希望跟弟弟在一起,告诉他既然是革命工作,那么在哪个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呆了一段时间,叶家祥觉得还是自己还是想去当兵。后来,他就去了129师,做了个小兵。也可能是叶家基因里面,就有一些军事才能的遗传,叶家祥在部队,各种军体技术学习得很快,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
别看只是一个小班长,不管是打仗、还是平时的训练,他带的班成绩都很好,但他从来不会骄傲,总是主动跟其它人学习军事知识。
机会从来都不会落下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叶家祥很快就到正师级别了。就算到了这时,战场上他依然冲在前面。不幸的是,在一次大战中,他受伤严重,没抢救过来,牺牲了。
此时的叶家祥才20多岁,刚结婚没多久,就抛下娇妻走了。
后来,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战友们说,如果他没有牺牲的话,现在应该被授了“少将”了。
叶家祥牺牲的时候,他妻子已经怀孕了。后来,她生下了这个孩子后,就改嫁了。
据说叶群远远地看过这个孩子,是个男孩子。这孩子在读中学期间,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了北京。
大冬天的,几个半大的少年,带的钱用完了,又没有认识的人,蹲在路边冻得手脚通红,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后来,被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叫过去了,这孩子就打了一个电话给妈妈,说等着人被安排送回去。
过了不久,就来了一个工作人员,把他带走了。他被送到一个军人招待所里面,安排了洗漱、吃饭。在他要回去的那天,在大厅里面。这个工作人员问了他很多问题,多是他现在生活得怎么样,父母的感情是否和睦,家里都是些什么人,他跟家里人相处得好不好之类的。
在他回答工作人员时,他注意到,外面有一个穿军装的妇女,总是在外面走来走去的,时不时地望着他。他感觉那个人眼里,有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
1971年的9月过后,这孩子因为身世的问题,也受到审查,这时的他,是一个炮兵连的副连长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1968年入的伍。
在一次上级领导来检查的实弹射击的时候,用82式的无后坐力的炮弹,打出了很不错的成绩。领导很高兴,当即指着三四百米处一棵单独的树,问他可不可击中。他一炮打出去,爆炸声过后,只见大树拦腰而断。
首长非常高兴,不久之后,他就被提升为排长,再后来就是副连长。
他现在的父亲是一个军级干部,一直以来妈妈都没有跟他说过他的身世。他也一直都认为,现在的父亲,就是他的亲生父亲。
叶群的2弟取名为叶家桢,取字就一个“镇”字。在那个年代,父辈给他取这个名字,应该是希望他遇事可以镇定。
虽然哥哥姐姐都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但此时的叶镇还没有参加革命工作的想法,他只想好好读书。父亲在南京工作,他也就考到了南京大学读书。
叶镇曾经跟同学闲聊时说,自己的哥哥、姐姐已经从军了,他希望自己安安稳稳地从南京大学毕业,找一份教员的工作,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将他推离了这个梦想。
一天傍晚,南京大学的一个女学生,晚上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被一个美国大兵强奸了。当时的政府,却为了种种原因,没有惩罚大兵,还叫女学生息事宁人。此事被当时一个姓陈的南京地下党成员知道了,非常生气,就组织了同学们游行抗议、要讨回公道。
叶镇被同宿舍的同学拉着,也参加了这次抗议活动。当时的南京地下党成员,人员比较少,正是需要大量吸收人才的时候,有了这次活动的开始,陈地下党员就经常找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叶镇的室友是一个积极分子,每次都要拉着他一起。
慢慢地,叶镇自己也觉得跟着他们做这些事情很有意思,所以在大学还没有毕业之时,就已经加入了南京地下党。
三大战役过后,中共中央准备接管几个大城市,需要南京 、天津等这几个大城市的资料。金陵支队办公室的彭主任、马副主任就组建了一个调查研究室,从南京地下党员里面挑选了一批地下党员来编校《南京概况》,叶镇即在其中。
等到这边的工作完成后,叶镇调入了国防工办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提升为参谋,且在1955年的被授予了中尉。
后来,他又被调到了空军高射炮兵第七师,这支部队一直以来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首都北京的空中的安保任务。
这支部队曾经参加过抗美援越的战争,当时高炮七师20、21团与海军高炮8团、陆军65军的3个高炮营等一些雷达、探照灯部队,一起组成了“中国后勤部队37支队”。
他们在此次抗美援越的战斗中,有多次很精彩的表现,例如:一次高炮七师为了保护交通目标,运用了集中火力缩短距离的打法:24个炮连部署在克夫,布下安排12个炮连。
美国敌机来袭时,各炮连按照上级指挥员下的指令,锁定敌机的位置,前沿炮连移动到距离最近的距离。在11次的对空中射击中,有10次是3个高炮连以上集中火力射击1架敌机,其中有7次是5个高炮连集中火力,甚至有一次是12个高炮连集中火力射击1架敌机。
高炮七师此次参战,击落敌人的飞机100零几架,击伤敌人的飞机60多架,俘虏敌人的飞行员有20多个。此等优异的战绩,受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
叶镇在高炮七师努力学习,很快就升到副政委了。他最后是以正师级退休的,退休后就一直住在北京。
叶群的女儿林豆豆跟叶镇的关系很好,她有什么委屈都喜欢找叶镇这个舅舅诉说。
记得一次周末,叶镇刚醒来就接到林豆豆的电话,豆豆在电话哭着叫舅舅快来救命,说是她现在难过得快不行了。叶镇一听,挂了电话,飞快地赶到了姐姐家。
到了姐姐家一看,外甥女顶着一双兔子眼,可委屈了。而自己的姐姐叶群,也气呼呼地坐在一旁。
叶镇没理姐姐,先心疼地抱住林豆豆,耐心地哄她,要她先不哭了,先说说有什么委屈,舅舅好帮忙出主意。过了一阵,林豆豆才抽抽噎噎地说,人家说她不是她妈的亲生女儿,她找她妈确认,她妈就打了她一巴掌。
叶镇知道,姐姐叶群其实挺疼外甥女的,只是外甥女林豆豆现在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姐姐叶群怕她受到伤害,对她的管教就严格了一些。
从小娇宠着长大的小姑娘,自然受不了妈妈的严厉。时间一长,青春期脆弱的心灵,就怀疑自己不是妈妈亲生,还大声地对着妈妈喊出来了。面对自己辛苦养育大的爱女说出这番话,哪个母亲会受得了,情急之下,就发展到动手了,结果是两败俱伤。
叶镇是既心疼外甥女林豆豆,又心疼姐姐叶群。当下就搂着外甥女林豆豆,哄着她,“你当然是你妈妈亲生的女儿,舅舅可是看着你出生的,你出生的时候,小小的很可爱的,你妈妈可喜欢你了。”好话说了一大堆,才平复了外甥女的情绪。
叶群的三弟叶清明,也跟前面的哥哥、姐姐一样,做了中国人民的军人。但是,他参军的时间比较晚,他是在1949年的1月加入的华东野战军,参军以来没有很突出的成绩。后来一直跟二哥叶镇一起住在北京,于2012年得病抢救无效离世。
叶群最小的妹妹叫叶枚,她是叶元凯第三个老婆生的。叶枚的母亲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怀着叶枚时就有诸多的危险,所以在生下叶枚没多久,就过世了。
小叶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生活在叶群的堂叔公叶乐民家里。直到大了,要上学了,才被叶群接到北京上学。
叶枚的家庭还算幸福,婚后生了两个儿子。她目前住在南京,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在广州做律师,一个儿子生活在美国。
以上来看,叶群的父亲叶元凯,对于叶群几兄妹,教育还是很成功的,要不是有好的教育,一个家庭里面也不可能出现四个革命军人。
1,《俭德流芳:闽侯玉山叶氏宗祠》,叶育新,《福州晨报》2023.2016刊;
2,《叶群的性格与命运》,黄瑶,《党史博览》2013.6;
3,《林彪的三次婚姻》,霞飞,《党史天地》2007.1
4,【谱序欣赏】叶兆辉.续脩叶氏谱序
5,寻根问祖觅乡愁;
6,浙江三门岭口叶氏祖源考(代序言)
7,人民网/秦淮区委政法委官方/抗美援越:中国高炮部队曾让美军如此胆寒
TAG:高炮,豆豆,花盆,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