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型。”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何叔衡同志
“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型。”
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何叔衡同志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他的知己、诗人萧三写出了上面那段评语。
何叔衡作为我党创始人之一,当过秀才,办过学校,编撰过报纸,还参与了中央工农政府的领导工作,一生经历颇为丰富。
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关于何叔衡的故事。
1876年5月27日,何叔衡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大清日落西山、摇摇欲坠,百姓们的日子更是民不聊生。
幸好何叔衡父母开明,在家庭条件穷困的情况下,一有点钱便拿出来供孩子读私塾。
就这样,何叔衡从小一边务农,一边断断续续的读了八年私塾。
得益于天资聪颖,何叔衡竟然在1902年时一举考中秀才。虽说大清已经到了灭亡的最后关头,可只要大清还在一天,那秀才这个身份就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县里衙门让何叔衡去负责管钱粮,可在接触到衙门的黑暗后,何叔衡一怒之下愤而辞职,选择回家乡种地、在私塾教书。
这一举动自然难免遭人嘲笑,说他是酸腐的穷秀才。可也有人佩服何叔衡这种正直和嫉恶如仇的性格,非常尊重他。
1913年,大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到来。何叔衡竟然选择再次考学,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学习,并且和差了十几岁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成为最好的朋友。
毕业后,何叔衡一边在长沙楚怡学校、第一师范附小任职,一边积极参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组织的革命活动。
之后,何叔衡先后参与了五四运动中长沙进步教师的反帝爱国活动和驱除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1920年夏,何叔衡与毛泽东组织发起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并介绍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人到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和赴俄留学。
同年冬天,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了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在第二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我党的创始人之一。
在我党创始人中,何叔衡是年纪最大的一个,比董必武同志足足大了十岁,哪怕比“大家长”陈独秀也大了整整三岁。
不过所谓是有志不怕年高,何叔衡于1927年10月参与组织了中共湖南支部并担任支部委员一职。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何叔衡遵循党的要求在湖南发展国民党组织,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后来大革命失败,马日事变发生,何叔衡在组织安排下离开湖南前往上海,在我党创办的地下印刷厂中坚持斗争。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举行,何叔衡出席会议并于九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两年后回国,继续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
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成功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担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务。
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进行战略性转移,北上长征,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当时留在赣南的何叔衡已经年近六旬,因此大家都对他颇为照顾。1935年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再一次发起进攻,时任中央局书记的项英派遣便衣队将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送去闽西地区,一行人于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
可便衣队由于不熟悉环境,大意之下竟然在做饭时冒出炊烟,使得敌人的保卫团二营迅速包围上来。
便衣队成员且战且退,不久后来到了村南面的大山上。面对敌人的穷追不舍,年事已高的何叔衡跑的气喘吁吁。
为了不拖累同志,何叔衡对带队的邓子恢说道:“开枪打死我吧!”
可我们共产党员从未做过抛弃同志的事情,邓子恢让警卫员架着何叔衡跑,但当到达一个悬崖边时,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跳了下去。
由于情势危急,邓子恢无暇伤心,带着其他人继续突围,后来依托一条小河成功将追兵打退。
邓子恢后来回忆时非常痛心,因为他们当时打退敌兵的小河距离悬崖并没有多远,如果何叔衡能被架着再跑一段,也不至于跳崖身亡。
何叔衡跳崖的地方一直属于敌人占领范围,因此我们很久后才去寻找尸体却并未找到,大家便都根据邓子恢的回忆认为何叔衡是坠崖身亡。
直到60年代福建的公安机关审讯一个当时的反动团丁时,才知道何叔衡跳崖后虽头破血流,却并未身亡。
直到这两个团丁对他搜身时,何叔衡突然苏醒想要搏斗,结果被两枪打死。
何叔衡在加入我党时便立下了铮铮誓言:“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而他真的做到了。
2009年9月10日,何叔衡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斯人已乘黄鹤去,红色初心永照人,向何叔衡前辈致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TAG:文章,秀才,团丁,组织